|
|||||
|
|||||
羅田、共和、江口水庫畔,狂風呼嘯,暴雨如注。在超強臺風“樺加沙”的肆虐中,一座座水廠燈火通明,守護著玉林市福綿區數十萬群眾的飲水安全。 9月24日晚,13級臺風“樺加沙”強勢來襲。當大多數人在家中躲避風雨時,中國電建成都院投資運營的福綿項目三個水廠內,一場與時間賽跑的供水保衛戰正在緊張進行。應急指揮中心的電話此起彼伏,45名搶險隊員嚴陣以待,他們用專業與擔當,在狂風暴雨中筑起了一道堅固的“供水長城”。 聞“風”而動,筑牢防御屏障 9月22日10時,玉林市氣象局的一則緊急通報打破了周一的寧靜:超強臺風“樺加沙”預計將于24日登陸并過境玉林。消息傳來,福綿項目公司立即進入臨戰狀態。 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成都院領導第一時間作出部署,要求天源水務公司“全力以赴保障供水安全”。福綿項目公司負責人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成立應急指揮小組,各項防御工作有序展開。 23日,三個水廠同時提前開展拉網式排查。邊坡加固、排水溝疏通、設備緊固、應急物資調配……每一項工作都細致入微。“臺風過境,水廠就是生命線,我們必須確保萬無一失?!爆F場負責人表示。與此同時,與當地氣象、應急部門的聯動機制迅速建立,24小時信息通道保持暢通。 當晚,天源水務公司召開緊急視頻會議,再次強調本次臺風的嚴重性。會議室內氣氛凝重,每個人都知道,這將是對新建項目公司的一次嚴峻考驗。 逆風而行,守護供水生命線 24日17時,“樺加沙”在廣東陽江海陵島登陸,玉林開始迎來強風暴雨。三個水廠提前將清水池蓄至最高水位,全體人員進入最高戒備狀態。 19時19分,首個險情出現:羅田水廠因外部電網故障全廠停電!指揮中心瞬間氣氛緊張。但訓練有素的應急隊伍臨危不亂,立即啟動備用電源方案。僅僅17分鐘后,羅田水電站的應急電力成功接入;31分鐘,水廠全線恢復生產。這場供電搶修戰,展現了應急團隊過硬的專業素養。 更大的考驗還在后頭。25日零時5分,共和水廠報告全廠停電。此時臺風中心最近距離水廠僅約100公里,局部最大降雨量達171.4毫米,風力達到13級。指揮長沉著應對,一方面協調電力搶修,一方面調度其他水廠加大供水量。經過45分鐘的緊急搶修,共和水廠恢復正常運行。 風雨中,搶險隊員們的雨衣早已濕透,但沒有人退縮。“這是我們項目公司成立以來第一次面對重大突發事件,雖然緊張,但更多的是責任?!币晃滑F場隊員這樣說。 風雨過后,彰顯央企擔當 25日4時,臺風繼續西移,風勢漸弱。9時,氣象部門解除臺風警報,水廠內響起陣陣歡呼聲。經過徹夜奮戰,三個水廠全部安然無恙,供水未受任何影響。 天源水務公司負責人在臺風期間緊急從成都趕赴現場,事后立即開展全面巡查。完好無損的廠區和有序運轉的設備,實戰檢驗了項目應急能力,也展現了成都院人的擔當精神。 作為成都院與民營資本首度合作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的特許經營項目,福綿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總供水規模達22.55萬噸/日。特別是羅田、共和水廠位于山頂,共和、江口水廠取水泵船位于水庫,這些特殊地形使得防風工作更具挑戰性。 此次臺風應對的完美收官,不僅確保了福綿區的正常供水,更為新建項目積累了寶貴的應急經驗。目前,項目公司已在總結本次防臺風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應急預案。 風雨洗禮,更顯擔當本色。在超強臺風面前,成都院福綿項目公司用科學預案、快速反應和專業素養,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這份答卷背后,是央企對社會的莊嚴承諾,是“水為民所供、心為民所系”的生動實踐。 隨著新建水廠建設工作的推進,福綿項目將繼續完善供水體系,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水務保障。在這場與自然災害的較量中,成都院人用行動證明:無論風雨多大,保障民生供水的使命永遠在路上。 應急隊員對水廠開展拉網式排查 |
|||||
【打印】
【關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