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壯麗天山,綿延千里。 202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迎來成立70周年。70年來,這片廣袤壯美的土地發生了巨大變化。 作為“國之長子”和世界500強企業中國電建的特級子企業,水電十一局以建疆興疆為己任,早早就把目光投向這片熱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水電十一局緊扣時代脈搏,圍繞新疆五大戰略定位,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等戰略機遇,持續深耕新疆水能城業務市場,闖蕩天山南北、闊步戈壁荒灘、鑄造大漠雄風。進疆20余年來,水電十一局先后承建了30余個工程項目,涵蓋水利水電、風電、光伏、儲能、房建、公路、裝備制造等業務領域,展現了多元化、全產業鏈建設的專業能力和良好形象。 如今,新疆已成為水電十一局重要的區域市場。十一局人建設大美新疆的步伐,也越發鏗鏘。 潤疆·緣起 新世紀之初,水電十一局積極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的號召,心懷邊疆建設使命,厲兵秣馬挺進新疆。 齊背嶺水庫工程是水電十一局在新疆承建的第一個工程項目,是新疆市場的入場券。該工程在高緯度、高寒地區,面臨物資困乏、氣候條件差、地質構造復雜、交通運輸不便等難題。十一局人硬是憑著一股拼勁和韌勁,靠肩扛車拉、人工拌合等方式,解決了施工過程中難以想象的困難,最終如期完成了目標任務。 憑借著齊背嶺工程積累的經驗,2006年10月,水電十一局一舉拿下新疆布爾津河沖乎爾水電站大壩主體工程。 這是開拓新疆市場的關鍵一役,只有站穩腳跟才能打下江山。 藍天、白云,一望無際的草原、連綿不斷的雪山……初到新疆,美麗的景色讓久居中原的職工們個個興奮不已。正在大家躊躇滿志、摩拳擦掌時,美麗新疆猝不及防地給了大家一個實實在在的下馬威。 有效工期緊——33個月的合同工期,但年有效施工工期不足8個月;履約任務重——3.26億的合同總額,75萬方混凝土、38.74萬方土方開挖、24.28萬石方開挖;施工環境差——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在±36℃左右。風沙極大、氣候干燥,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加之高寒施工帶來的技術難題,物資匱乏,尤其是原材料緊缺等等,一個又一個意想不到的難題擺在了大家的面前。怎么辦? 開弓沒有回頭箭。那一段時間,在項目部臨時租住的小客棧里,項目領導和職工們一起查看圖紙、一起討論方案、一起研究項目前期策劃與施工技術方案。 “按照常規工期要求和施工安排是沒問題,但是一旦天寒地凍停止施工,利用有效施工期完成整體施工,難度確實太大。”項目部果斷決定:打破傳統施工思維,采取倒排工期方法安排月計劃量,層層分解至周、日,以日保周、以周保月,搶抓短暫的黃金施工期。同時積極研究施工過程中的保溫問題、裂縫問題,確保工程質量。 一場布爾津河畔的戰役就這樣打響了。 為了確保施工計劃的落實,三年來,項目部召開最多的就是調度會、生產計劃會。會上項目團隊通報施工情況,商議下階段任務安排,協調各種資源進場的先后順序,層層部署每個階段的施工任務。廣大職工戰酷暑、斗嚴寒,在布爾津河畔掀起了一個個大干熱潮,工程進度勢如破竹、捷報頻傳。 2009年10月16日,沖乎爾水電站成功實現下閘蓄水目標。歷時三年,項目團隊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打贏了進軍新疆市場的決勝之戰。 2010年8月,沖乎爾水電站四臺機組全部投產發電,這是建設者的驕傲,也是布爾津河水能開發建設的里程碑。 沖乎爾工程的優質履約,推動水電十一局與業主監理單位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在不斷鞏固北疆市場的同時,水電十一局轉戰向天山之南,相繼承建了波波娜、車爾臣、鏨高等水電站工程。 回顧過往,自豪滿滿。從天山北麓的沖乎爾,到塔河之畔的波波娜;從昆侖腳下的車爾臣,到伊犁河谷的尼勒克,水電十一局建設者的足跡遍布新疆的山川河谷。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水電工程,不僅鑄就了響當當的“十一局品牌”,更在西域大地收獲了沉甸甸的信譽與效益。 融疆·跨越 時光流轉至新時代,天山南北的疾風依舊呼嘯,但發展的浪潮更加澎湃。 風力、光伏發電,憑借可再生、無污染、前景廣等優點成了能源界的“寵兒”。 新疆,作為中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之一,地域遼闊、風區眾多、光照時間長,發展新能源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正可謂“風光無限”。 面對國家“雙碳”目標藍圖和新疆能源基地建設的重大機遇,水電十一局領導班子迅速做出戰略調整和市場布局優化:從戰略高度出發,將新疆市場提升轉變為重要市場以及新能源主戰場;在業務布局層面,實現從過去主攻傳統水利水電,向新能源等多個領域全面發力、多頭并進。 在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精河5萬千瓦光伏發電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作為水電十一局在新疆承建的首個EPC總承包光伏發電工程,精河光伏工程的高質量履約為開拓新疆新能源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60萬千瓦光伏+60萬千瓦時儲能工程全容量并網發電。這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22年第二批市場化并網新能源工程,也是中國電建投建營的最大單體光儲項目,可滿足約132萬人的年用電需求,綠色效益顯著。 依托精河和阜康的口碑效應,2024年10月,水電十一局斬獲新疆托克遜風電項目,實現新疆風電市場的滾動開發,真正做到了“以現場保市場、以現場拓市場”。 捷報傳來當日,一支平均年齡不足35歲的青年骨干團隊火速集結,奔向素有“風庫”之稱的托克遜縣。 面對近200平方公里的廣袤工地和緊迫工期,托克遜風電項目以網格化施工統籌“人、機、料、法、環”,將整個區域劃分為4塊,以55個風機點位為坐標,實施精準管控。 風機基礎是風機機組的“基石”,部分風機型號配套錨籠環、錨板厚度以及錨栓長度為陸上風力發電機組基礎首次采用,在錨栓安裝過程中因厚度大,安裝難度及危險性較大,定位錨栓穿入后,普通錨栓將無法正常穿入,制約現場施工進度,甚至影響整體工期。如何突破工期、質量和安裝難點是項目團隊關注的焦點。項目部堅持技術先行,技術團隊一方面沉下心來鉆研設計圖紙與相關規范,吃透技術參數;另一方面主動對接風機錨栓廠家與外部專家,搭建多方協作平臺。通過多次線上研討、現場踏勘和專題論證,最終創新推出新型錨栓組件安裝方案,成功實現上錨板精準安裝,也為同類技術應用積累了寶貴經驗。 托克遜風電項目是吐魯番托克遜縣單機容量(11兆瓦)最大在建風電項目,葉片長度為103米,掃風面積相當于5座標準足球場。面對超高、超重、超長機組吊裝的“三超”難題,項目總工王澤壟組織技術骨干成立吊裝攻堅團隊,探索出了一套適用于極端環境風電建設管理模式,為全球超大風速區域風能開發提供了可復制的技術范本。 2025年5月11日,中國電建投建營整裝規模最大的陸上風電項目——中電建托克遜縣100萬千瓦風電項目一期50萬千瓦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 乘勢者智,馭勢者贏。 水電十一局在新疆的發展之路,濃縮著國資央企建功國家戰略的精彩與豪邁。從水電大開發的勇立潮頭,到新能源的奮楫爭先,水電十一局始終銘記使命——無論時代怎樣變化,行走在行業前列的擔當從不改變。 興疆·延伸 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水電十一局深知,若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持續遠航,唯有主動求變,勇于破圈轉型。這不僅是企業自身成長的需要,更是響應國家號召、服務區域發展的責任擔當。 隨著經濟發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已成為時代強音。新疆,這片熱土,憑借其無與倫比的“風光”資源以及獨特的區位優勢,迎來了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黃金期。 水電十一局敏銳捕捉到這一歷史性機遇,將發展的目光堅定地投向天山南北。在持續鞏固傳統水電優勢的同時,加大新能源工程市場開拓與項目承攬力度。在發揮專業優勢的基礎上,大力推進風光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建設先進的綠色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增強市場競爭優勢和價值創造能力,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打造新引擎。 2023年3月,水電十一局在新疆發展布局的“棋盤”上,重重落下一子——新疆阜康分公司正式成立,這標志著水電十一局由新能源施工建設轉型為新能源領域產業制造,可年產光伏支架及其他金屬結構產品2.7萬噸。 同年5月,光伏支架生產線正式投產運行,對阜康及周邊區域的光伏產業發展形成輻射帶動作用,助推水電十一局在新疆新能源業務發展上開辟嶄新局面。 戰略的升維,離不開高效組織的支撐。面對廣闊而復雜的新疆新能源市場,傳統的管理模式已難以滿足快速響應、精準攻堅的要求。 水電十一局2025年年中會提出,要有力助推營銷組織與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精準對接,將最專業的團隊和資源集中到最需要的地方,切實解決市場開拓中的“難題”。這為新疆市場戰略的落地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天山南北好“風光”。25年間,水電十一局在新疆市場從無到有、從起步到快速發展,構筑起扎根新疆、服務新疆、奉獻新疆的業務版圖,書寫了一部攻堅克難的創業史,更譜寫了一曲報效祖國、造福新疆的宏大交響。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水電十一局人將繼續胸懷“國之大者”,在天山南北鑄就新的傳奇,為努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疆貢獻電建智慧與力量。 齊背嶺水庫工程 東大龍口水庫項目 鏨高水電站項目 托克遜100萬千瓦風電項目 |
|||||
【打印】
【關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