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當9月25日的陽光灑向天山和昆侖山,照亮了北疆,溫暖了南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在烏魯木齊舉行。此前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努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疆。 七十載風雨無阻,七十載滄桑巨變,在這片占中國國土面積六分之一的希望之地,一代代建設者用汗水與智慧描繪出絢麗多彩的發展圖景。作為“世界500強”中國電力建設集團的骨干企業,水電三局自投身新疆建設以來,始終以“富民興疆、長期建疆”為己任,將大國央企的責任擔當深深鐫刻在大“疆”南北,以一項項典范工程、一次次技術突破、一份份民生答卷,生動詮釋了新時代央企服務國家戰略、助力區域發展的初心與使命。 竭誠融疆 新疆,古稱西域,包含“絲綢之路”的多個節點,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文明向世界開放的重要門戶。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疆堅定不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緊貼民生推動高質量發展,水電三局挺膺擔當。 組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水電三局,在氣象崢嶸的工程建設史中,形成了“自強不息 勇于超越”的企業精神。進入新時代,水電三局聚焦“水、能、城、數”主業,具有前期咨詢、勘察設計、投資融資、施工建造、裝備制造、運營管理全產業鏈一體化集成服務能力,是行業領先的土木工程、城市建設、裝配制造及專業工程綜合服務商。 “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水電三局自進入新疆市場至今,累計承建項目30個,合同額近130億元,施工地點遍布南、北疆,項目類型涵蓋長大隧道、TBM(隧道掘進機)施工、水電站、抽水蓄能電站、房建及高速公路等,成為新疆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中堅力量。 在建設新疆區域項目的過程中,水電三局累計收到業主單位表揚信50余份,獲國家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專利32項,獲批準省部級(含集團級)以上工法17部,發表SCI論文68篇,獲國家優質工程金獎1項,國家電力工程優質獎1項,陜西省優質結構工程獎1項,中國施工企業協會工程建設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中國施工企業協會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中國電建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參與行業標準修編4部,主持及參與科研項目45項。 碧水潤疆 新疆大美,但是缺水。 新疆屬干旱內陸氣候區,降水稀少、蒸發強烈,多年平均降水量僅154.5毫米。單位面積產水量僅為每平方公里5.3萬立方米,列全國倒數第三位。 面對新疆的“渴”望,水電三局充分發揮“依水而生,因水而興”的專業本領,在10余年間承建23項水利工程,合同額超100億元。 有沒有擔當?敢不敢擔當?困難,是試金石。新疆某跨流域調水工程,是目前國內外在建的施工難度最大的TBM施工項目之一。面對大埋深、大斷層、大變形、大突涌水、高地應力、高承壓水、高地溫、強巖爆、強蝕變巖、有毒有害氣體閃爆等多項世界級難題,水電三局項目團隊矢志矢勇,參與研制國產首臺大埋深可變徑斜井敞開式TBM,從TBM施工技術等方面系統開展研究,提出了有效的巖體力學性質測試表征方法、地質災害預測和控制方法及TBM適應性設計理論和評價體系;深入開展“紅色TBM”品牌創建活動,以“創造TBM掘進紀錄,培養TBM人才隊伍,鞏固TBM核心品牌”為目標,以TBM技術創新和黨員傳幫帶為內容,營造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截至目前,該臺TBM順利掘進約19公里,創造了在最大埋深2268米復雜地質條件下、無檢修洞室、獨頭掘進施工里程世界最長紀錄,也彰顯了水電三局在TBM施工領域的領先地位。水電三局等單位完成的“超大埋深復雜地質長隧洞TBM施工關鍵技術”成果,獲評“2022年中國工程建設十大新技術”,在川藏鐵路等項目10多臺TBM設計與施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提升了我國TBM裝備制造、掘進控制的技術水平及國際競爭力,經濟社會效益顯著,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在新疆南部重要的防洪控制性工程——庫爾干水利樞紐,水電三局攻克了 “高海拔寒冷地區混凝土澆筑”“復雜地質壩基處理”等難題,采用“冬季保溫養護+夏季降溫施工”技術,確保大壩混凝土強度達標。庫爾干水利樞紐建成后,將使下游地區防洪標準從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同時為當地提供清潔能源,解決3萬余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翻過層巒,穿過荒漠,越過戈壁,水電三局建設者的足跡在廣袤的新疆沃土上延伸。尼勒克一級引水式水電站、葉爾羌河鏨高水電站、葉爾羌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依干其引水樞紐除險加固工程、和田地區洛浦縣蘭干調節池工程、阿克蘇地區庫車市烏恰水庫、拜城縣紅旗北干渠大型灌區項目……一顆顆“明珠”將這片山河裝點得可嘆可愛。 綠電興疆 “水電三局憑借技術領先性、全產業鏈能力、精品工程質量,已成為中國抽水蓄能行業的標桿企業。其品牌價值不僅體現在市場份額和榮譽體系,更在于對行業技術升級和綠色發展的持續貢獻”,這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總結,而此種“貢獻”在國網新源新疆阜康抽水蓄能電站得到體現。 該電站由中國電建所屬西北院牽頭,聯合水電三局、水電十五局聯營體EPC總承包,是國內首座以EPC模式建設的百萬千瓦級抽水蓄能電站,也是新疆首座抽水蓄能電站,還是西北地區首座投產發電的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2024年7月,4臺機組全面投產發電。 截至2025年8月31日,電站4臺機組單機運行時間均已超過4300小時,累計機組發電量達28.94億千瓦時,電站綜合循環效率達81.13%,遠高于設計值。電站雙向、雙倍調節能力達240萬千瓦,每年可促進風、光等清潔能源消納超過26億千瓦時,節約標準煤耗16.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9.6萬噸,具有顯著的節能減排效益。同時,對保障新疆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建設期間,水電三局大力推廣智能智慧應用,引入并采用了無人機納固納米噴涂、數字化預裝等20余項新技術、新材料與新工藝。上水庫采用的無人機自動納固納米噴涂技術為國內首創,該技術能自動規劃飛行路線,實現全面且均勻的噴涂效果,作業效率提升10倍以上。“長斜井反井鉆精確施工技術研究”榮獲陜西省建設工程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斜井導孔定向鉆施工工法”獲評陜西省職工先進操作(工作)法,“300米級陡傾角斜井反井鉆導孔施工工法”獲評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工法。此外,項目還取得了“一種鋼岔管立式拼裝施工方法”等5項發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提高壓力鋼管防腐施工質量控制”等4項QC成果,以及“壓力鋼管加勁環優化設計在新疆阜康電站壓力鋼管制作中的應用”等5項職工技術創新成果。 項目實施全過程開展土石方平衡動態分析,創造性實現工程“零棄渣”,并通過優選優育邊坡綠化物種進行生態修復,獲評2024年度中國電建綠色施工示范工程,實現了“建一座工程、保一方生態”的目標 。 電站建設期間年均增加地方財政稅收64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超過3500個,運行期預計年均為地方增收1.6億元。 愛心暖疆 “感謝水電三局的黨員同志們,幫我們做這做那,真是我們的貼心人”,烏魯木齊市山潤社區工作人員送來的“情系社區做貢獻?共創和諧惠民”錦旗,是水電三局積極推進央地融合深度融合的生動見證。 自入駐新疆以來,水電三局第四工程公司各級黨組織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探索“支部聯建共建”新模式,與山潤社區等10余個基層黨組織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常態化開展 “送清涼”“送溫暖”“政策宣講” 等志愿服務活動,累計服務群眾4000余人次。 水電三局堅持“建設一個項目,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通過技能培訓、屬地用工等方式促進當地群眾就業增收。例如在阿克蘇地區庫車市烏恰水庫工程建設中,水電三局實施“屬地化用工+技能培訓”模式,聯合當地機構培育30余名熟練技術工人,他們的家庭生活條件大為改善。 水電三局把關愛婦女兒童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2025年7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陶縣巴仁鄉巴仁村小學承辦了全國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百場宣講進工地”暨中央企業“同心護未來”活動,幫助在外務工的父母和留守兒童之間搭建親情“橋梁”,并向巴仁村小學捐贈了1700余件書包、籃球、象棋等文體用品,總價值8萬余元,為留守兒童的成長之路鋪滿“陽光”。 天山再高,也有建設者努力攀登。沙漠再大,也有建設者勇敢跋涉。水電三局在新疆的奮斗歷程,是中國央企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的生動縮影。今天,水電三局建設者與新疆廣大群眾一同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水電三局建設者對記者說:“這片熱土,因建設而美麗;這份事業,因堅守而偉大。我們將以更多標桿工程助力新疆高質量發展,以更實舉措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以更強擔當續寫好新時代的新疆故事。” |
|||||
【打印】
【關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