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前,水電四局承建的深圳地鐵15號線項目疊合裝配式車站海城站順利封頂,這一節點的順利完成,標志著深圳地鐵首座疊合裝配式車站順利完成建設任務。 深圳地鐵15號線海城站位于海城路與興業路交叉口以南,車站主體采用地下二層單柱雙跨結構,采用“現澆法+疊合裝配式工法”施工,車站長度209.2米,其中裝配段長度為123米,共需安裝預制構件401塊,涵蓋墻、板、柱、梁等多種類型,是深圳地鐵在裝配式建造技術應用上的第一次重要實踐。 作為深圳地鐵首個疊合裝配式車站,海城站承擔著諸多試驗和任務,一是預制構件“多、大、重”,預制構件涵蓋十余種類型,最大重量達41.8噸,生產、運輸、吊裝全流程需精準把控,偏差易影響進度與安全。二是結構節點連接復雜,穩定性依賴連接質量,節點涉及多種受力形式,施工誤差需控制在毫米級,對拼裝精度及節點連接可靠性存在巨大考驗。三是針對構件的拼裝流程,拼裝設備的選型和設計存在較大挑戰。 為提升預制構件拼裝的質量與效率,項目團隊從技術賦能、團隊保障、設備創新三方面協同發力:一是BIM+三維掃描,輔助拼裝技術實現預制構件智能預拼裝,提前識別、規避構件拼裝碰撞風險,為現場施工提供精準技術指導。二是同步組建疊合裝配式車站拼裝專班與自有產業工人團隊,為項目高標準推進筑牢人員保障根基。三是自主研發“多功能拼裝臺車+多功能龍門吊”組合設備,達成“構件就位精度高、施工效率高、安全保障高、機械化應用水平高”的“四高”實施效果,切實顯著提升了裝配式車站的建設品質與施工效率。 首座疊合裝配式車站海城站的建設既是綠色低碳建造理念的生動實踐,更是“深圳效率”在基建領域的鮮活注腳,現場“搭積木”式拼裝大幅降低粉塵、噪聲污染,真正實現了“施工不擾民、建造更環保”。施工期間,項目團隊將精細化管理貫穿施工全程,以嚴苛標準筑牢工程品質根基,通過“日計劃到人、日交接統籌、日排查除患”機制,嚴格管控工序銜接與安全風險,順利完成施工節點目標。 深圳地鐵15號線是深圳西部重要軌道交通線路,串聯寶安區多個核心區域。線路建成后,將完善寶安區軌道交通路網,實現與公交、路網高效銜接,進一步縮短寶安居民通勤時間,緩解海城路、興業路交通壓力,提升區域出行效率。 |
|||||
【打印】
【關閉】
|
|||||
|